English

于不疑处有疑

2000-03-2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方平 我有话说

记得胡适曾指出治学之道“于不疑处有疑”。对于我们文学翻译工作者,我看同样可以以金玉良言视之。

先贤云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我个人认为这“不知为不知”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“真知”。一个人的智识范围有大有小、或深或浅,总是有局限的,哪能包罗万象;所谓“万宝全书缺只角”,不应成为一种讥笑。一位文学翻译工作者,除非他的条件、机会得天独厚,否则在他的工作中难免会面对一些他从未接触过的、或者隔膜、陌生的事物,以至碰上一些语言上不易解决的难点。为了尽可能避免出错,他必须勤于学习、查考、多向人请教。因此对于一位有责任感的译者,最可怕的敌人还不在于“不知”,而是以“不知为知”,这样就会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译文中造成错误,以至闹出笑话。试以狄更斯的名著《大卫·考坡菲》第18章的一段原文为例:

Misses Nettingall have stood Miss Shepherd in the stocks for turning in her toes!

奈廷格小姐因为要纠正谢波得小姐的里八字脚,给谢波得小姐穿上了矫脚架。

当时英国上流社会送女孩子上女生寄宿学校学习举止礼仪,纠正不良姿势,如有走路时八字脚的,使用刑具似的“足枷”为之整形。张谷若先生的译文精确地表达了原意。再看另一位前辈翻译家怎样处理这一段原文:“夜莺小姐姊妹们因为牧羊小姐去学习跳舞,竟罚她带着足枷示众!”

译者没有理解“turninginhestoes”在这里意为“里八字脚”,译成了“去学习跳舞”(其实学习跳舞是当时上流社会小姐们的必修课,哪里会为之而受罚呢),这就有些以意为之、自作解人,以“不知为知”的味儿了。

我自己在翻译工作中同样有过这种以“不知为知”的教训,很是惭愧。记得胡适曾指出治学之道“于不疑处有疑”。对于我们文学翻译工作者,我看同样可以以金玉良言视之。不能想当然,必须时刻保持一种战战兢兢的警惕性。错误就像一个个隐蔽的陷阱,你毫无防备地就掉进去了——最糟的是,掉进去了你还不知道呢。

这么说,“于不疑处有疑”,该是一种敬业精神吧,我以之作为自己在文学翻译工作中的一条座右铭。

方平 论著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